【我为群众办实事】一线连三地,法官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2-05-19 17:45:55 打印 字号: | |

近日,滨海新区法院利用“云审”链接远在苏州和上海的当事人,调判结合快速打破某知名电缆生产商与某大型央企之间的诉讼僵局,通过线上线下双互动有效解决困扰两企业的难题。

事情要从去年10月底说起,法院受理某电缆公司诉辖区某集团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是我国知名电缆生产企业,被告是一家大型央企,在被告承建的位于南京的通讯基站工程中,原告负责供应电缆。双方2020年12月签订采购合同后因结算付款产生争议,导致原告起诉被告支付1300余万元货款并提取已下单价值500余万元的电缆。

随着事实查明的推进,矛盾根源显现,电缆是原告实测后由被告确认供货数量,被告安装的某种定制电缆过长导致项目施工停滞,双方互相推诿、矛盾愈演愈烈,原告一气之下提起诉讼,被告亦不甘示弱准备反诉鉴定损失,双方针锋相对、互不信任,原本融洽的合作关系降到冰点。一方面,被告急需解决电缆问题尽快复工,另一方面,原告库存的电缆持续产生仓储损失,如不尽快妥善化解矛盾势必造成双方损失扩大,而确定纠纷解决方向的关键取决于合同要不要继续履行,但双方对此不置可否。

因原告代理人在苏州、被告代理人在上海、项目在南京、管辖法院在天津,2022年初江苏、天津接连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审理难度,在此期间为提高纠纷解决效率,承办法官薛淑霞立即组织双方建立微信群释明继续履行与解除合同的不同审理思路、引导当事人正确选择最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打消双方猜疑顾虑,最终双方接纳调判结合的方式分步解决争议。正当组织双方着手维修电缆时,被告代理人及其南方分公司工程师却因上海疫情无法到场。为克服这一困难,承办人抓住原告的技术人员在北京出差的契机,提意被告委派天津总部人员到庭先行论证维修方案再至南京施工。4月上旬,双方委派员工到庭商讨维修方案花费一天时间谈成。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法官趁热打铁加大调解力度,促成和解一揽子解决困扰双方的难题。次日,原告在苏州的代理人及被告在上海的代理人通过“云审”上线参加调解,并于当日收到电子送达的调解书,到庭技术人员代表企业握手言和。4月21日,双方在微信群反馈已启动维修,原告也收到第一笔付款。

今年以来,滨海新区法院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诉讼活动,一季度累计互联网开庭案件2000余件,努力克服疫情对司法工作的影响、极大提高了审判效率,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民三庭 薛淑霞供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