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平安滨海》栏目对滨海新区少年法庭多元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小丽今年十四岁,是一起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两岁时,父母离异被判给了父亲,由于父亲常年在滨海新区打工,她就一直跟着奶奶在老家学习和生活。2022年,奶奶去世,小丽无人看管,遂辍学来投奔父亲,期间,小丽遭遇刑事案件,身心受到巨大创伤。
刑事案件很快办结,但是法官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少年法庭的法官在工作中非常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于小丽这样的被害人,都会联系妇联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起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几次过后,小丽逐渐敞开了心扉。10月的一次心理疏导结束后,当法官李晓玲询问小丽是否想继续上学时,她坚定地回答,“法官阿姨,我想读书,想回学校。”“太好了,阿姨跟你父亲商量商量,让你尽快回学校继续学习。”“可是,法官阿姨,”小丽犹豫着小心翼翼地说,“奶奶不在了,老家没人管我了,我想和爸爸在一起……”
小丽父亲从2001年就在新区务工,回到老家目前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以承担整个家庭的开支,老家已经没有亲人了。但是,小丽父亲在滨海新区既没固定工作,也没有房产,怎么才能让小丽继续读书,到新区读书有可行性吗?李晓玲有些为难,就这个问题询问了经验丰富的同事,同事摇摇头,说学籍问题很难解决,之前也遇到过类似情况,试过好多办法,都无功而返。小丽父亲也情绪低落地表示,孩子不愿意回老家就算了,自己养着孩子吃口饭就行,但生存已属不易,实在没办法再顾及孩子的学习。
学籍问题还要继续管吗?对李晓玲个人来讲,一年600余件的案件压力已经很大,如果再为学籍问题奔走,无疑会大大增加工作压力,而且最终的结果也不一定乐观。但是,对小丽而言,那可能是她身体和心理受伤后,重建梦想并再度起航、美好未来生活的开端。她实在无法忽视小丽的期待,更无法放手一个孩子在应该接受教育的年龄承受失学的痛苦。既然放不下,那就担起来。李晓玲下定决心,哪怕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也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
于是,马不停蹄地在一周内深入民政、教育、妇联等多相关部门走访沟通。虽被告知,小丽户籍、学籍均在外地,按照相关规定应该回原籍上学。李晓玲并不放弃,又多番就其特殊情况反复交流,又函请协调解决异地入学问题。终于,12月初,收到了教育部门的电话,经对小丽的特殊情况研究,同意小丽在新区就学。
不久,少年法庭的法官和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一起陪同小丽和父亲进入了即将就读的中学与校领导、老师见面,交流了学习进度,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给小丽专门举行了赠书仪式,为她准备了全套教材和课外书籍,小丽翻看着新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小丽的上学问题解决了,但是少年法庭对小丽的关心并未止步。经过与妇联沟通,联合制定了长期帮扶计划,定期对小丽进行回访,持续为她提供心理疏导和帮扶,让她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逐渐增强生活的信心。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使命艰巨,意义深远。新区法院少年法庭一直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法之名、以爱为义,在司法过程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全面、特殊、优先的保护。
注重“向前+向后”双向延伸,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联合妇联构建“2+2+2”家庭教育指导立体架构,即“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双线模式,“被害人+被告人”双重主体,“司法+社会”双向合力。以个案办理为切入点,利用“家庭教育指导阵地”和关护室,解决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特殊性、系统性、源头性问题,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立由女干警组成的专门针对女童保护的“巾帼护蕾班”,开展对女童的专项保护行动,不断创新多元化救助机制,建立“资金救助+立体帮扶”的救助机制,加大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衔接力度,体现司法的温情和温度,通过司法救助破解女童困境。
发挥司法建议“抓前端、治未病”功能,针对涉少案件高发领域和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治理漏洞,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5份,并形成跟踪问效闭环,从根本上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率和被侵害率。
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开展专项特色行动——“倾护”行动并设计标识,意在通过“倾心、倾注、倾尽”以“保护、关护、呵护”青少年,聚焦热点问题,邀请新区妇联、团委、学生、老师、家长对校园欺凌、家庭暴力典型案件进行庭审观摩,达成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示范效果。同时针对未成年人需求精准普法,多元开展模拟法庭、普法讲座、送法进校园、拍摄普法视频、录制普法音频、少年法庭开放日等活动,做好未成年的日常法治教育。
2021、2023年,新区法院少年法庭分别获“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称号。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做好未成年人司法工作,需要持续奋斗,更需要精雕细琢、久久为功。新时代新征程,少年法庭必将初心不改、使命不怠,矢志做好未成年人成长的引路人、未成年人权益的守护人、未成年人未来的筑梦人,将滨海少年审判的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